关于开展2019年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
 
各县(市)区农业农村局:
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新时期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三产融合、促进产业兴旺、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和平台。为贯彻落实国家、省有关工作部署,按照《焦作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(试行)(2019—2022年)》(焦农〔2019〕171号)发展目标,结合我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实际,决定开展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。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:
一、创建布局
依据《焦作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-2022年)》,围绕“四优四化”和“两个转型升级”,聚焦我市优质粮食、优质小麦种子、优质花生、优质畜禽、优质林果、优质蔬菜、优质花木、优质怀药和休闲旅游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,通过规划引领、政策支持、机制创新和建设管理,打造全市农业建设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。2019年创建10个左右产业优势突出、要素高度集聚、设施装备先进、发展方式绿色、一二三产业融合、质量效益显著、辐射带动有力、利益联结紧密、农民增收明显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。
二、创建条件
1.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围绕1个特色主导产业(或1-2个关联度高的特色产业),符合“生产+加工+科技+营销”的发展要求,种养规模化、加工集群化、科技集成化、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的格局基本形成,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主导产业为本县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,主导产业一二三产业产值5亿元以上,占产业园总产值的50%以上,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%以上。
  2.规划布局科学合理。产业园有明确的地理界线和区域范围,已制定产业园建设规划,并经所在地县级或以上政府批准同意。产业园种养、加工、物流、研发、服务等板块布局合理,且相对集中、联系紧密。产业园建设规划与村镇建设、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相衔接,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、生态宜居统筹谋划、同步推进,形成园村一体、产村融合的格局。
3.建设水平区域领先。产业园有较大种养规模,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较高。优质粮食集中连片种植5万亩以上,小麦种子集中连片种植10万亩以上,有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,有配套科技研发和示范基地。经济作物:集中连片种植5000亩以上,年亩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(花生年亩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)。奶牛肉牛:奶牛存栏5000头以上(2年后达到1万头),肉牛年出栏5000头以上(2年后达到1万头),有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。休闲旅游:有全国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(美丽休闲乡村、传统村落等),有非物质文化遗产,1家以上省级或者2家市级休闲农业龙头企业带动,辐射5个以上乡镇,年参观100万人次以上。
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良好,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,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高。现代要素集聚能力强,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较高,职业农民和专业人才队伍初步建立,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健全。生产经营体系完善,规模经营适度,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园区建设主导力量,农产品加工、储藏、物流、服务等产后环节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。
4.绿色发展成效突出。种养结合紧密,农业生产清洁,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顺利推进,“一控两减三基本”全面推行,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,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先于全市平均水平。生产标准化、经营品牌化、质量可追溯,产品优质安全,绿色食品认证比重较高。园内70%以上的生产经营主体及其产品应实行追溯管理,农业绿色、低碳、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。产业园区内应有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。
5.带动农民作用显著。产业园经济效益明显,带动农民致富作用强。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,推动发展合作制、股份制、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,推进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,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有保障。在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、对接市场、抵御风险、拓展增收空间等方面,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,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。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10%以上。
6.政策措施支持有力。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,在用地保障、财政扶持、金融服务、科技创新应用、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措施,政策含金量高,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。水、电、路、讯、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。
7.管理体制机制健全。产业园运行管理机制有活力,方式有创新,有适应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和开发运行机制。政府引导有力,制定有支持产业园创建的具体政策措施,多企业、多主体建设产业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,形成了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动力体制机制。
三、申报程序
(一)申报数量。2019年每个县(市)区可报2-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,并分别准备申报材料。各地可对照创建条件,结合自身实际,若不具备创建条件,可不申报。
(二)申报程序。申报主体为县(市)区人民政府。由产业园所在地县(市)区人民政府以正式文件提出创建申请。
(三)申报材料及时间
申报材料包括:1、产业园所在地县(市)区人民政府正式申请文件;2、产业园专项规划及批复文件;3、产业园创建方案:主要包括产业园主导产业、规划布局、建设现状(生产+加工+科技+营销、绿色发展、带动农民、支持政策、运行管理机制等情况),创建思路、创建重点任务、重点项目、创建举措等;4、产业园申请创建基本情况表;5、相关证明材料。
上述材料于2019年10月31日一式2份报市农业农村局,同时发送电子版。
(四)批准创建程序。市农业农村局会同相关部门,按照高标准、少而精、宁缺毋滥的要求,组织竞争性选拔,提出拟创建产业园名单,经市政府审定同意后进行公布。
四、有关要求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各地要高度重视,把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,建立由各级分管领导挂帅,每个产业园建立专门班子,各县(市)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协调机制,统筹负责组织创建工作。
(二)强化创建指导。各地要加强调查研究,准确把握产业园功能定位,精准选择主导产业,合理确定布局规模,创新管理运营机制,强化农民利益联结,严格对照创建条件和建设任务,遴选推荐发展较为成熟现代农业产业园。
()加大政策支持。各地要加大产业园创建支持力度,创新规范产业园管理体制和产业园投资、建设、运营方式,统筹现有资金渠道,按照 “渠道不乱、用途不变”的原则向产业园倾斜,形成集聚效应,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。
(四)强化考核管理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行 “目标考核、动态管理、能进能退”的管理机制,对创建成效显著、带动农民作用明显、年度绩效考核合格的产业园,将在政策资金方面按有关文件给予支持;对创建成效不明显、考核不合格的,按规定撤销其创建资格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附件1:
焦作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编制参考提纲
 
标题:**县** (主导产业)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
一、概述
产业园基本情况,包括园区名称、申报主体、区域范围、主导产业、创建思路、创建目标等。
二、产业园发展现状
(一)产业园所在县 (市) 基本情况。介绍全县自然条件、社会经济、资源、农业等基本情况。
(二)产业园基本情况。介绍产业园园区范围、园区内社会经济、农业及主导产业等基本情况。
三、创建条件。围绕申报通知明确的创建条件要求,结合拟申报的主导产业,重点从主导产业、专项规划、建设水平、绿色发展、带动作用、组织管理、政策支持等方面阐述产业园创建的优势。
四、功能定位和思路目标
(一)功能定位。根据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要求,立足主导产业,结合自身优势条件,科学定位产业园功能。
(二)创建思路。根据产业园功能定位和创建任务,理清产业园创建思路。
(三)创建发展目标。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,每一个具体目标包括规模、产量、产值、效益等,要有数据支撑。
(四)功能布局。合理划分园区内各个功能板块,明确每个板块的功能。
五、项目支撑。介绍重点工程和投资估算,包括重点工程名称、建设地点、内容和规模、推进时间节点、投资估算、资金筹措等。
六、利益联结机制。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,推动发展 合作制、股份制、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,多途径增加农 民收入,探索建立保障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。
七、支持政策体系。包括用地保障、财政扶持、金融服务、科技创新应用及人才支撑政策等。
八、运行管理机制。介绍园区组织管理机制及开发运行机制。
九、保障措施。分别从组织领导、绩效考核、政策配套、宣传发动、智力支撑等方面介绍。
附图:产业园区位图、产业园功能布局图等
附件:各种证明材料

 
 
 
 
附件2:
2019年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
基本情况表
 
县级人民政府审核盖章   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审核盖章
一、产业园基本信息
产业园名称   详细地址  
联系人姓名   联系方式  
二、产业园发展指标
指标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
 
 
 
 
 
 
基本情况
全县农业总产值 亿元    
产业园规划面积  
 
   
其中: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   
主导产业面积(种植业)    
主导产业一(名称: )产量  
   
主导产业二(名称: )产量    
产业园养殖规模  
   
其中:标准化养殖规模    
 
 
 
主导产业
产业园总产值  
 
万元
   
主导产业产值    
其中:一产产值    
二产产值    
主导产业加工转化率 %    
 
 
 
 
科技支撑
良种覆盖率  
%
   
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   
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引进推广经费支出 万元    
市级及以上科研单位设立研发平台    
其中:省级及以上科研单位设立研发平台    
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   
 
 
 
 
 
 
集约经营
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 %    
入园参与主导产业生产经营企业  
 
 
 
 
   
其中:国家级龙头企业    
省级龙头企业    
从事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合作社    
其中: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    
省级合作社示范社    
从事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家庭农场    
 
 
 
 
绿色发展
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面积    
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个数    
畜禽粪便(或秸秆)综合处理率  
 
 
%
   
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    
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    
园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比例    
 
 
带动农民
带动就业人数  
   
其中:二三产业就业人数    
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    
 
 
支持水平
财政投入  
 
万元
   
金融机构对产业园的贷款余额    
社会资本投入    
 
注:表中填写数据应为2018年数据
 
产业园创建负责人:   
产业园创建统计负责人:
产业园创建填表人:
填表日期